消化不良如何改善?了解消化不良症狀和成因 簡單5招預防消化不良

飲食及生活作息不規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消化不良雖然是極普遍的健康問題,但情況持續出現不單會影響生活質素,甚至可能隱藏着其他腸胃疾病如胃潰瘍、胃炎等。消化不良症狀和成因有哪些?如何改善消化不良?下文為你一一解答,並提供實用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建議。
消化不良定義丨消化不良類型丨消化不良成因丨消化不良症狀丨消化不良如何診斷?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丨改善消化不良食物丨消化不良治療藥物丨消化不良常見問題(FAQ)
消化不良定義
消化不良是指胃部在消化食物時上腹部出現不適。消化不良是一種症狀,而非特定的疾病,可能由生活方式(如暴飲暴食)或潛在的消化系統疾病引起。消化不良可分為功能性或器官性兩大類,若消化不良症狀持續嚴重,應尋求醫生診斷,以排除更嚴重的疾病。
消化不良類型
消化不良主要可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器官性消化不良兩大類,分別如下:
消化不良類型丨1. 功能性(Functional Dyspepsia)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較常見的消化不良類型。患者會感到上腹部不適,但經詳細檢查後,卻找不到任何有關身體結構或器官的病變。功能性消化不良被認為與胃部蠕動失調、胃部對食物的敏感度增加,甚至是由情緒及壓力引致胃部功能紊亂有關。
消化不良類型丨2. 器官性(Organic Dyspepsia)
器官性消化不良則是由明確的消化系統疾病引起的症狀,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酸倒流或胃癌等,並可透過內窺鏡等檢查被發現。
消化不良成因
消化不良成因因人而異,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飲食習慣、生活壓力及其他健康問題等。以下是4個消化不良主要成因:
消化不良成因丨1. 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
- 進食高脂及油膩食物:燒味、炸物、快餐等高脂肪食物會減慢胃部排空速度,延長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 刺激性飲食:辛辣、過酸的食物會直接刺激胃黏膜,加劇胃部不適,引致消化不良
- 咖啡因與酒精:濃茶、咖啡、酒精飲品會刺激胃酸分泌,有可能增加胃酸倒流的風險,以及引致消化不良
- 暴飲暴食與進食過快:一次過大量進食會對胃部造成巨大負擔,而進食速度太快則會吞下過多空氣,導致消化不良
- 吸煙:尼古丁會影響胃部正常運作,增加胃酸分泌,是消化不良的已知風險因素
- 不定時進餐:長期三餐不定時,會打亂胃酸分泌的規律,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成因丨2. 潛在腸胃疾病
- 胃酸倒流:胃酸反流至食道,引起「火燒心」及胸口灼痛,是常見的消化不良症狀之一
- 胃炎:胃黏膜發炎,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幽門螺旋菌感染
- 消化性潰瘍:胃部或十二指腸的黏膜受損,形成潰瘍
- 幽門螺旋菌感染:這是一種能存活於胃部的細菌,是引致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主要元兇之一
- 膽囊炎或膽石:膽囊問題亦可能引起上腹部疼痛,有時與消化不良症狀相似
- 胃輕癱:胃部肌肉蠕動減慢,導致食物排空延遲
- 乳糖不耐症:進食乳製品後因無法有效消化乳糖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 胃癌:雖然較為罕見,但持續且無法解釋的消化不良可能是患有胃癌的先兆,建議尋求醫生診斷
消化不良成因丨3. 藥物影響
- 非類固醇消炎藥:例如布洛芬、阿士匹靈等,長期服用會損害胃黏膜的保護層
- 部分抗生素:可能會改變腸道菌群平衡,引起腸胃不適及消化不良
- 鐵質補充劑:容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成因丨4. 壓力與情緒
大腦和腸道透過神經及荷爾蒙系統緊密相連,當感到焦慮、抑鬱或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時,大腦會發出訊號影響腸胃功能,可能導致胃酸分泌異常、胃部蠕動變慢或過快、內臟感覺過敏等,產生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症狀
若在進食期間或飯後經常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便可能屬於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症狀丨1. 早飽感
吃下少量食物後便感到異常飽足,無法完成正常份量的一餐,是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症狀丨2. 餐後飽脹感
消化不良症狀包括飯後感到腹脹,且這種飽脹感持續數小時不消退。
消化不良症狀丨3. 上腹部灼熱感
胃部或胸口下方出現不適或感到灼熱疼痛,屬常見的消化不良症狀之一。
消化不良症狀丨4. 胃氣多、頻繁打嗝
胃部積聚過多氣體,導致打嗝次數增加或遇上想打嗝卻打不出嗝的情況,這兩種都是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症狀丨5. 噁心作悶
飯後覺得頭暈噁心,甚至想吐,很可能只是消化不良而產生反胃感。
消化不良如何診斷?
醫生診斷消化不良的過程通常由詳細問診開始,包括了解病人症狀、病史、用藥情況及生活習慣等。之後會進行體格檢查,例如按壓腹部。初步評估後,醫生或會建議進行以下一項或多項檢查,以找出根本原因:
消化不良檢查丨1. 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胃鏡)
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是最直接的檢查方法。醫生會將一條帶有微型鏡頭的幼管經由口腔放入食道、胃及十二指腸,直接觀察黏膜有否發炎、潰瘍、出血或腫瘤等異常情況,並可在需要時抽取組織作活檢化驗。
消化不良檢查丨2. 幽門螺旋菌測試
幽門螺旋菌測試分別有尿素呼氣測試、糞便抗原測試及血液抗體測試3種。尿素呼氣測試安全無創,患者只需喝下測試劑後向特定儀器吹氣,便可檢測有否感染。糞便抗原測試只需檢測糞便中是否存在幽門螺旋菌的抗原。血液抗體測試則需檢測血液中是否存有對抗此細菌的抗體。
消化不良檢查丨3. 影像診斷
影像診斷包括超聲波或電腦掃描等,主要用於檢查膽囊、胰臟等其他器官有否異常。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
若經常遇到消化不良問題,可嘗試從改變生活習慣入手,多管齊下改善腸胃健康。以下是改善消化不良的5個生活習慣: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丨1. 少食多餐
將一日三餐改為五至六餐,每餐份量減少,可減輕胃部單次的消化負擔,有效改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丨2. 細嚼慢嚥
每口食物咀嚼至少20次,讓身體有足夠時間發出飽足信號,也讓唾液中的消化酶先行分解食物,能大大減少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丨3. 飯後輕量散步
飯後避免立即坐下或躺臥,可散步15至20分鐘,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丨4. 避免睡前進食
睡前3小時應避免進食,讓胃部有足夠時間排空,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改善方法丨5. 有效管理壓力
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如運動、冥想、聽音樂或與朋友傾訴,可有效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改善消化不良食物
除了盡量避免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誘發性食物,亦可適量進食一些有助消化的天然食材。以下是5類有助改善消化不良的食物:
改善消化不良食物丨1. 木瓜、菠蘿
木瓜和菠蘿分別富含木瓜酵素和菠蘿酵素,能協助分解食物,減輕消化負擔。
改善消化不良食物丨2. 乳酪
乳酪含有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改善腸胃消化功能。
改善消化不良食物丨3. 膳食纖維豐富的蔬果
所有綠葉類蔬菜及部分水果如蘋果、香蕉、奇異果等含有膳食纖維豐富,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並改善消化不良問題。
改善消化不良食物丨4. 燕麥
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幫助消化,有效改善消化不良。
改善消化不良食物丨5. 薑
薑有暖胃作用,可促進消化酵素分泌,緩解噁心感,紓緩腸胃不適及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治療藥物
若調整生活習慣後消化不良問題仍未改善,尋求醫生診斷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醫生會根據病人消化不良的具體成因而處方藥物,但必須切記所有藥物均應在醫生或藥劑師指導下服用,切勿自行長期購買成藥服用,以免延誤真正病因的診斷。以下是4種消化不良治療藥物:
消化不良治療藥物丨1. 制酸劑
制酸劑可中和胃酸,能迅速紓緩灼熱感,改善因胃酸倒流而引致消化不良的問題。
消化不良治療藥物丨2. H2受體阻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
H2受體阻斷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從源頭減少胃酸分泌,能有效減低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消化不良治療藥物丨3. 促進腸胃蠕動藥物
促進腸胃蠕動藥物能幫助胃部加快排空食物,有助改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治療藥物丨4. 抗生素
抗生素用於根治幽門螺旋菌感染,能有效治療消化不良、胃炎及胃潰瘍等腸胃問題。
消化不良常見問題(FAQ)
1. 為什麼會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成因因人而異,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飲食習慣、生活壓力及其他健康問題等。以下是4個消化不良主要成因:
- 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進食高脂、油膩、辛辣、過酸的食物,以及咖啡因、酒精、吸煙等都會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此外,一次過大量進食、進食速度太快及進食不定時,都會對胃部造成負擔,容易引致消化不良
- 潛在腸胃疾病:出現消化不良可能由潛在腸胃疾病引起,包括胃酸倒流、胃炎、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旋菌感染、膽囊炎或膽石、胃輕癱、乳糖不耐症,甚至胃癌
- 藥物影響: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抗生素、鐵質補充劑等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及消化不良
- 壓力與情緒:大腦和腸道透過神經及荷爾蒙系統緊密相連,當感到焦慮、抑鬱或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時,大腦會發出訊號影響腸胃功能,可能導致胃酸分泌異常、胃部蠕動變慢或過快、內臟感覺過敏等,產生消化不良
2. 如何知道自己消化不良?
若在進食期間或飯後經常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情況,便可能屬於消化不良:
- 早飽感:吃下少量食物後便感到異常飽足,無法完成正常份量的一餐
- 餐後飽脹感:飯後感到腹脹,並且這種飽脹感持續的時間比正常情況要長
- 上腹部灼熱感:胃部或胸口下方出現不適或感到灼熱疼痛
- 胃氣多、頻繁打嗝:胃部積聚過多氣體,導致不自覺地頻繁打嗝
- 噁心作悶:有反胃或想嘔吐的感覺,但未必會真正吐出來
3. 消化不良如何解決?
若經常出現消化不良問題,可嘗試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調整飲食來改善。以下是改善消化不良的5種生活習慣及5種食物:
改善消化不良的5種生活習慣:
- 少食多餐:將一日三餐改為五至六餐,每餐份量減少,可減輕胃部單次的消化負擔,有效改善消化不良
- 細嚼慢嚥:每口食物咀嚼至少20次,讓身體有足夠時間發出飽足信號,也讓唾液中的消化酶先行分解食物,能大大減少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 飯後輕量散步:飯後避免立即坐下或躺臥,可散步15至20分鐘,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不良問題
- 避免睡前進食:睡前3小時應避免進食,讓胃部有足夠時間排空,避免出現消化不良症狀
- 有效管理壓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減壓方法,如運動、冥想、聽音樂或與朋友傾訴,可有效改善消化不良情況
改善消化不良的5種食物:
- 木瓜、菠蘿:木瓜和菠蘿分別富含木瓜酵素和菠蘿酵素,能協助分解食物,減輕消化負擔
- 乳酪:乳酪含有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改善腸胃消化功能
- 膳食纖維豐富的蔬果:所有綠葉類蔬菜及部分水果如蘋果、香蕉、奇異果等含有膳食纖維豐富,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並改善消化不良問題
- 燕麥:燕麥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幫助消化,有效改善消化不良
- 薑:薑有暖胃作用,可促進消化酵素分泌,緩解噁心感,紓緩腸胃不適及消化不良症狀